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21年10月,习视察黄河入海口,在济南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要求山东“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
国家战略,山东担当。作为黄河入海的地方,山东牢记嘱托,保黄河安澜,保黄河水量,保黄河水干净,保沿黄人民群众日子好、地方发展好,保黄河文化传承弘扬好,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获得重大进展。进入全国“两会时间”,大众日报推出“黄河大合唱”系列报道,全面展现山东贯彻落实指示要求,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的举措成效。今天刊发第三篇报道《新征程上,东西协作之路越走越宽广》,请看全文——
山东济南到甘肃临夏有多远?在百度中搜索的答案是1500多公里,开车需要18个小时。
济南到临夏又有多近?在临夏会发现很多“济南元素”,济南天桥·临夏永靖产业协作示范园,停靠在“济南市中站”的“乡村振兴号”观光小火车……
九曲黄河,奔流不息。横贯东西九省区,奔腾5400多公里,滔滔母亲河养育了流域内4亿多人口。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深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大力推进东西协作,更好造福人民,是作为沿黄省份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和重大任务。山东坚定践行习“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的殷殷嘱托,坚决扛牢责任担当,高位推进工作落实,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主动与沿黄省区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消费互促、人才交流,携手推动各领域合作迈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不断开创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从三江源头到渤海之滨,从上中下游到左右岸,新征程上,东西协作之路越走越宽广。
3月6日,甘肃陇南。在位于陇南经济开发区成县园区的厂区车间内,机器轰鸣,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花椒香味。陇南利和萃取项目,是利和味道(青岛)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依托绿色萃取技术,以陇南特色农产品花椒为原材料,落地建设的首批鲁甘产业协作项目之一。
“陇南是中国红花椒重要的主产区。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存在花椒秋季集中上市后销路不畅的问题。乘着青岛市对口帮扶陇南市开展东西部协作的‘东风’,结合公司在原料产地建厂的愿望,我们在2019年启动了陇南利和萃取项目。”利和味道总裁张永昌介绍,从花椒到花椒油、花椒芽脆酱、花椒精,从单一农产品萃取到花椒全产业链发展,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利和萃取项目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众多农户增收。
如今,陇南利和萃取项目企业,已经成为甘肃省花椒产业链链主企业。陇南市的成县也在西部9个乡镇扩大无刺花椒栽植面积,用该县林草局副局长闫宝林的话说,“花椒树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株‘摇钱树’”。
同饮黄河水,共谱协作情。山东注重以系统观念推进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探索协作帮扶新方式,进一步增强当地发展后劲。
从“输血”变为“造血”,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是重中之重。在青海,山东助力壮大园区经济、塑优特色经济、做强村集体经济,建设海北州高原生态畜牧业科技示范园、海晏县文化产业园等产业园区,累计吸引企业80余家,带动3800余人实现稳定就业;在甘肃,着力培育县域富民产业,建立“鲁企入甘”精准对接机制,2022年新增引导落地企业96个,比上年增加17个,实际到位投资10.25亿元。
在山东省济南阳光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卓长立代表看来,产业和就业是驱动幸福的“双轮”。她给记者分享了一个励志故事:43岁的罗冬霞是甘肃临夏人,2021年9月,她来到临夏阳光大姐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参加家政服务就业技能培训,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老师的帮助,顺利通过了理论和实操考试。后来,她组建了属于自己的一支家政保洁服务队,并在去年荣获甘肃省“最美家政人”称号。“我们把提升就业技能作为助力东西协作的重要抓手,帮助沿黄省区大批劳动者实现就业增收。”卓长立说。
心手相牵。深化沿黄领域东西劳务协作,山东甘肃携手实施“鲁甘人力”劳务协作品牌建设行动,进一步健全劳务输出对接服务机制,加大有组织输转力度,稳步扩大转移就业规模。目前在山东稳定就业的甘肃籍农村劳动力6940人、脱贫劳动力3580人。今年以来,省内烟台等市组织企业到山西等沿黄省区开展“驻点招工”,来鲁务工人员数量实现新增长。
入选2022年度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计划,还是A类特色人才项目!今年1月,看到海北州旅游主播“明日之星”培育项目成功入选,山东援青干部武晓明难掩激动之情:“我们终于有更好的条件来培养自己的旅游主播了,‘梦幻海北’的宣传推介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湿地、草原、雪山、林海、峡谷……去年,作为新一批山东援青干部,武晓明担任海北州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在领略了壮丽的高原风光之后,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吸引更多的游客了解海北、走进海北、爱上海北。“关键是打造一支优秀主播队伍,通过互联网积极推介海北州文旅资源。”经过深入研讨明确路径后,武晓明带领大家开始了旅游主播培养之路。在系统内选拔主播进行景区推介,策划大型融媒直播活动……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终于拿下青海省“特色人才项目”,获得150万元省级扶持资金。
人才是东西部协作的关键。坚持“当地所需、山东所能”,山东多形式多层次选派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开展结对帮带、难题会诊、课题攻关,加快培养本土人才,千方百计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推动当地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选派11批869名援青干部人才参与援青。去年,山东甘肃互派挂职干部120人,实现双向交流全覆盖。
“组团式”教育医疗帮扶,是山东在东西部协作中的一条重要经验。我省采取“专家带团队、项目带人才”以及师徒结对、协同教研、成立名师工作室等方式,选派骨干教师、医疗专家到青海、甘肃等地开展帮扶,切实推动民生改善,增强了当地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过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要么没有超声设备,要么老旧难用且是黑白的,再加上缺乏超声医生,患者看病只能去县里或者市里的医院。一台彩色超声设备改变了我们一个乡镇的就医环境。”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镇中心卫生院院长石军鹏说,用上了海信彩超设备,大大提高了检查速度以及准确率。
近年来,我省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东西部协作,尤其是引导更多企业投身到东西部技术人才交流中来。“我们与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签署‘基层医疗提升工程框架协议’,充分发挥技术、人才等优势,在当地开展医疗卫生公益培训项目,促进当地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贾少谦代表表示,后续将进一步深化科技人才对口支援区域合作,用实际行动推动黄河流域省际交流合作进一步落地见效、走深走实。
牵头成立黄河科创联盟、黄河流域产教联盟,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家协同创新协作联盟,每年组织开展“山东专家甘肃行”等活动……近年来,山东与沿黄省区之间的人才交流协作不断深化。
2月16日-20日,为期五天的2023“老字号新春购物节”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包括河南、山西等沿黄省区在内的全国10个省、近200家老字号到场参会。现场之火爆,让河南省老字号协会秘书长程振中直言出乎意料:“这次我们共有4家老字号企业来参会,企业原本以为带的货已经不少了,没想到开幕两天就卖光了。”
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要把东西协作作为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找准协同发展的“最优解”。山东与沿黄省区发挥各自比较优势,融合共进、深化交流,全面加强在消费、科教、文旅等方面合作,打开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山东与沿黄省区携手强化消费协作,以市场机制为牵引扩大消费规模。一方面,利用山东消费市场和外销渠道,进一步优化“甘货入鲁”产销对接机制,拓宽“农商联动+电商帮扶”新渠道,去年累计采购、帮助销售甘肃农副产品27.26亿元;另一方面,更多山东好品也进入了内蒙古等沿黄省区老百姓家中。从“十万山东人陇上游”“十万甘肃人游齐鲁”,到“百万山东人游内蒙古”“百万内蒙古人游山东”,再到串联西安、兰州、银川、太原、济南、东营等特色旅游城市,打造精品黄河文化旅游线路,我省与沿黄省区大力促进文旅双向交流,不断拓展文旅消费新空间。
高能级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要素、实现创新驱动的有效载体。我省依托济南科创城等创新平台,推进济南都市圈与郑州都市圈、西安都市圈科技创新合作,涌现出一系列创新成果。
2月13日上午10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间手术室内,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山东工程技术研究室研发的甲状旁腺检测仪首次亮相,便成功识别出病人的三枚甲状旁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张少强介绍,截至目前,该设备已经在16台手术中发挥作用,甲状旁腺识别准确率达100%。
“我们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组成的医工交叉团队,经过1年的技术攻关,先后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点,成功研发出了甲状旁腺检测仪,并依托赛德生物科技(山东)有限责任公司实现成果转化,取得了国内第一个甲状旁腺术中识别装备的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山东工程技术研究室主任姜琛昱说。
“深化合作、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省侨联主席李兴钰委员认为,这是沿黄省区在省际合作中的重要原则和方向。在东西协作中如何更好发挥侨界力量?“要打破地域的界限,广泛汇聚侨心侨智侨力,立足侨界融通中外优势、资金项目优势、智力人才优势‘三大优势’,推进侨商与沿黄省区政府、企业实现精准对接、深入合作。”李兴钰表示,今年,省侨联将组织开展“沿黄省级侨联助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活动,精心筛选部分高质量项目,组织国内外侨商,在产业项目等领域实现与沿黄城市的精准对接。中欧体育中欧体育